近年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对于网络游戏的治理,有关部门屡屡推出新规,不论是“更广更细更严”,还是隔不多久就推出的“史上最严网络游戏限禁”,都反映了对于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和时间管制的重视程度。管控主体从游戏厂商到如今的手机厂商,管理方式从实名认证到刷脸登录,措施层出不穷,方式不断改变,但“防沉迷”仍然面临失防的问题。
尽管“防沉迷”规范频频推出,但未成年人似乎总有相应的对策。实名认证,那么就使用长辈的身份证号;需要注册账号和登录信息,就利用部分手机型号内置的一键登录功能“暗度陈仓”;系统设置每天固定的游戏时间限制,也可以通过使用设备自身时间而非北京时间来延长游戏体验……好像无论新规如何变化,未成年人总能摸索出相应的破解方法。
面对“防沉迷”失防的问题,运用强制性手段简单制约并不能收获到预期效果。治理游戏沉迷也并非只有“堵”这一条道路。我们需要客观看待所谓的“游戏沉迷”和“网瘾”问题。网络游戏本身不是错,游戏是一种放松和休闲娱乐的方式,它可以起到减轻压力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益智作用。诚然,网络对于未成年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自制力不强,也容易受到诱惑而将多数时间精力投入其中。但只要不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发挥出其正向的一面,坚持适度原则,合理引导未成年使用,就能够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同时,治理网络游戏沉迷也需要打破内卷化趋势,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鼓励他们走出教室。相较于选择一项运动,进行一场旅行,前往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等,网络游戏是一种最低成本的娱乐方式,只需要动动手指即可获得“廉价快乐”。正是由于网络游戏本身具备的这种“低成本”,也就意味着未成年人在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娱乐活动的过程中付出时间和精力上的“高成本”。在繁重的学业任务面前,学生自然会选择总体“消耗”更少的网络游戏来作自身的精神调剂与节奏缓和。
寻找更加积极,更加健康的娱乐和休闲方式作为网络游戏的替代品,可以通过营造体育活动氛围,放开课间活动时间,增加体育相关课程课时来完成。这样既可以防止“课间圈养”行为消磨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也能在提高青少年群体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步减少他们的互联网依赖。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在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的治理过程中,要切记不能搞“一刀切”式的简单制约,在防沉迷标准的制定上应当科学客观。如果连“贪吃蛇”都要“防沉迷”,那么未免“用力过猛”。并且,游戏沉迷固然要防,但创设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呵护未成年健康成长同样不容忽视。既要抓牢游戏限制,也要着眼环境建设,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有时可能游戏本身并无过多的不良引导,但一些未成年人会在组队的“队友”那里学到一些“时髦”的奇怪词语,甚至“出口成脏”。且诸如一些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一些拜金,擦边,暴力,粗俗等不良内容也应予取缔。“防沉迷”不止防游戏沉迷,也要防住负面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侵蚀。
总的来说,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构筑科学的“防御体系”最重要。只有建立合理的游戏评价标准,对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有客观的认识,切实落实好在“防沉迷”措施推行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关系,才能够收获良好的治理效果。引导青少年合理运用网络是一项系统工程,更强调综合治理,一体防御。我们为青少年筑起的应该是一道立体的防火墙,而不是表面坚实却能被轻易绕过的网络“马奇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