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进口肉类产品实施检验检疫准入制度。对于已获得准入可以对我国出口肉类产品的国家和地区及其肉类品种、出口企业等信息,海关总署定期更新并在官网公开。
回答:根据《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及其相关规定,对于进口鲜冻肉类产品,内外包装上应当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国家(地区)文字标识,标明以下内容:产地国家(地区)、品名、生产企业注册编号、生产批号;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具体到州/省/市)、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存温度等内容,必须标注目的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加施出口国家(地区)官方检验检疫标识。如为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还需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7718-2011相关要求。
回答: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退运或者销毁处理:
(2)进口肉类的原产国家(地区)未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评估和审查的。
(4)需要实施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的进口肉类,未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的。
(5)需要提供境外原产国家(地区)主管部门出具的官方证书的进口肉类,无法提交有效官方证书的。
(6)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包括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涉及其它项目不合格,无法实施技术处理的;查检中发现肉类存在腐败变质、污秽不洁、霉变生虫,以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感官检验项目规定,可直接判定为食品安全项目不合格的。
(7)涉及预包装食品安全卫生指标不合格或按照有关规定不能实施标签整改的。
(8)内外包装上标注非人类食用信息的,内外包装污损的,内外包装为有毒有害材料的。
(9)品名、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注册编号等信息出现货证不符的以及内外标签中未按规定标注信息,影响货证相符性判断,并经评估判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
回答:由于非法入境肉类来源的国家和地区、动物来源、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等情况均不清楚,且无法确认,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卫生和传播疫情疫病的风险。一是可能携带动物疫病病原,引起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如果是人畜共患病,还将威胁人的健康;二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超出我国限量标准,甚至可能含有我国禁用的“瘦肉精”等药物;三是屠宰、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的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存在污染、腐败等安全卫生问题。
回答:消费者可以登录海关总署查询《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准入名单》,选择准入名单内的肉类产品进行购买;消费者在购买进口肉类产品时可向商家索取由海关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与所购买的产品信息进行比对;消费者可通过包装标识来甄别正规进口肉类产品,正规进口肉类产品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具体到州/省/市)、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存温度等信息。
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明白什么是谷饲牛和草饲牛。草饲牛主要在牧区生长,以饲草为主要原料,特点是饲养时间长。谷饲牛主要在农区饲养,一般用人工配合饲料和草料集约化饲养,当小牛只达到某种重量或年纪时,再将牛只集中并以高营养谷饲喂养至少100天以上。为了确保肉牛摄取均衡的营养,谷物饲料含有大麦、小麦、燕麦、高粱、玉米五大成分。
草饲牛肉和谷饲牛肉哪个好的答案其实是非常主观性的,主要还是取决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口味以及烹调方式。谷饲牛肉的脂肪量较高,脂肪均匀分布于肌肉组织里,称为大理石纹或油花,肉质鲜嫩。草饲牛肉的肉质精瘦,脂肪含量低,味道浓郁,比起谷饲牛肉则需要更高的烹饪技巧。草饲喂养的牛成熟期比谷饲喂养来得慢,所以它们的肌肉纤维足,口感更具韧性和嚼劲。
回答:进口牛肉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切割的过程,“西冷”“上脑”等是对不同牛肉部位的特定名称。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常见的牛肉分割部分包括肩胛部、肋脊部、前腰脊部、外脊、里脊肉、后臀部、胸口、前后腱子、硬肋、牛腩、下腰部、上腰部等。在牛排店中常见的“丁骨”“眼肉”指前腰脊部位肉,“西冷”指外脊肉,“菲力”指里脊肉,“上脑”指肩胛部位肉,都是属于肉质较好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