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日,中央台合并原新闻中心时政部、采访部,组成中国之声时政采访部,以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成立三年多来,时政采访部发稿总量大幅提升,稿件质量取得可喜进步,在国家级、省部级评奖活动中多次获奖,部门建设不断加强,工作热情高涨,多次受到的高度表扬。现把工作汇报如下:
(一)改进宣传方式,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宣传任务,加强典型宣传、热点宣传策划、报道工作,树立中央台作为国家电台的新形象。
(1)时政报道创新报道方式,兀显广播特色,受到和广大听众的广泛好评。
四年“两会”期间,时政采访部记者全部采用录音新闻的形式报道中央的活动。其中,录音特写《让农牧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第五次走进西藏代表团》、录音特写《让孩子上好学――总理与甘肃代表嘉木样谈教育》堪称政策性和生动性兼备的“精品”,获得包括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六轮六方会谈,时政采访部都投入重兵,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在云集世界各大媒体的新闻大战中,展示了中央台的竞争力,受到外交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每一次领导人出访活动,时政采访部记者都发回大量录音报道,受到、总理的多次表扬。在国内,时政采访部突破性地获得总理在国内考察的采访权,全国人大执法检查也首次批准我台时政记者随团采访。
2006年11月28日,总理亲自给时任中央台台长的杨波台长打电线日《新闻和报纸报摘》节目播出的教育工作座谈会特写表示赞赏,并对中央台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认真对待日常会议新闻、政策新闻报道,加强典型宣传策划,跟踪重大社会热点,保障听众信息安全:
时政采访部认真完成每一项重大宣传报道任务,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经典中国?辉煌十五》、《经典中国展望十一五》、《建设创新型国家》、系列报道《绿染群山共绘和谐》、《走进越南》、《非洲纪行》、《回归十年看香港》等,都是精做巧做,贴近实际,取材鲜活,入耳入心。
时政采访部记者操作完成的《西柏坡精神展》、《延安精神展》、《生平展览》等重大展览活动的现场报道以真实的音响、饱满的情感感染了全国听众,其中《音容依旧在,家人忆伟人》、《重温经典时刻,再说小平您好》深受听众喜爱。
面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发,近期猪肉等副食品涨价等突发事件,时政采访部记者盯住最新动态,发播一手报道,担当了“环境守望者”的角色,有效保障了社会的信息安全,释除了疑虑,稳定了人心。
(二)自主策划大型系列报道,不断求变求新,打造名记者,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004年年底,时政采访部推出《年终经济专稿:记者眼中的2004》,开创了“《报摘》播新闻、《论坛》说背景、记者做专家”的广播年终专稿的新模式;2005年终专稿《2005中国印象》、2006年终专稿《变革与崛起》,报道的发现力和表现力进一步强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问题,并适度提出解决办法。
系列报道《新春旅行线年起,中央台关于春运报道的特设栏目。到2007年,《新春旅行线》。时政采访部在报道的服务性、符号感、包容性、互动性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比如,设置《乘客亲历》栏目、《春运声音》栏目,包容各类人群的诉求,起到了一种平衡关系、调和矛盾、减缓压力的作用。
(3)派出记者全程参与再次开展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青藏铁路通车、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等重大历史事件,抢占媒体制高点:
2005年,国家测绘局决定再次开展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活动。时政采访部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开辟《再量第一峰》专栏,对“2005珠峰复测”进行了连续报道,共发稿125篇。其中登顶直播是中央台迄今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一次直播。
2006年,时政采访部策划、统筹大型直播《穿越青藏高原》,开设中国广播史上的第一个列车直播间,全程跟踪报道首列火车的进程,掀起青藏铁路建设以来中国广播界最大规模的报道高潮。
2007年10月24日,顺利完成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任务,受到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领导和广大听众一致好评。
(4)一批新闻专稿和录音述评、新闻分析让政策走向大众,让大众评说政策,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发挥了中央台的影响力:新闻专稿《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启示录》、《沃尔玛建工会,在维权中双赢》、《发展之矛破保护之盾》、录音述评《400亿承载的治污责任》、《汇率改革第一年》、新闻分析《给玉米加工热降降温》、《我看审计报告新亮点》都体现了相当的思考深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引起、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现场报道《国产枭龙飞向蓝天》、《中国第一次完全依靠外浮力打捞万吨沉船任务圆满完成》、《歼十飞机首次亮相》、《抢救巴拿马籍沉船上的中国船员》等报道形象逼线)《做客中央台》成为中央台的名牌栏目:
2004年到2007年“两会”期间,时政采访部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今日论坛》节目中推出大型系列省级领导访谈节目《做客中央台》,邀请有关省市和部委领导畅谈施政方略和工作思路,在代表委员和广大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被专家、听众誉为“两会深度报道的典范、代表委员与听众沟通的桥梁”。
(三)利用《今日论坛》节目分析政策,解读新闻,锻炼记者的思考、开掘、谈话、表现能力,拉近政策和听众的距离。《今日论坛》入选中央台2004年十佳栏目:
(1)新闻性:节目对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随时反应,快速跟进。比如《春运第一天》、《连宋访问大陆》、《珠峰登顶成功》等都是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
(2)权威性:节目利用中央台时政采访部独有的采访资源,邀请最权威的官员或专家来到演播室,对政策、新闻进行解读分析。三年多来,已有近百位省部级领导、数百位一流专家做客这个节目。节目的权威性在全国广播界独一无二;
(3)贴近性:节目选材注意把握领导所要,百姓所想,市场所需,被誉为“把话说到老百姓心坎上去的政策节目”。比如系列报道《众口评说物权法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土地调控中耕地保护、土地监察、财税改革政策的变化》,对老百姓极为关心的征收征用、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当前土地管理和调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进行释疑解惑,受到广泛欢迎。
(四)重视建章立制,强化业务管理,让管理成为理顺人心、降低成本、提高效能、锻造人才的核心和基础:
时政采访部定位记者的发展目标为“集采、编、播、评、谈、谋(策划运筹)为一身的学习型、复合型、专家型记者”。鼓励时政组记者立足“内容用音响表达”的思想,注意捕捉领导人传神的细节和典型的语言,反映领导人亲民、民主、勤政、以人为本的作风;鼓励采访组记者突破“仰视部委、坐等新闻”的传统模式,加强现场提问和随机追问,提高贴近性和关注度。
时政采访部还建立了严格的“发稿统计制度”、“出差出行登记制”、“重点选题申报制”、“每周评稿制”、“季度好稿评议恳谈会”,调整释放了记者的创造力,使得部门面貌焕然一新。部门人才辈出,多位记者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三下乡先进个人”等荣誉。